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目标要求,着力健全运行机制、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全力化解遗留问题,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抚恤优待制度更加健全、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安置就业质量逐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尊崇氛围日趋浓厚,不断开创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全面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体系创建新提升。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机构按照“五有”“全覆盖”标准,189个服务中心(站)全面建成,信息化平台全面运营,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军字文化氛围浓厚,开展全县服务站业务培训3次,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法律援助见成效,发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末端功能,设立“老兵谈心室”189 个、法律援助站1个、联络点15个,开展法律援助21件,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31.5万元。组建31支镇级“红耀江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90支村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5支转业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者达2000余人。志愿服务队活动有声有色,防溺水和森林灭火演练,助力秸秆禁烧、红色宣讲、爱心助考,在光荣院开展学雷锋活动,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都达到预期效果。全县村、社区“两委”退役军人共有126人,其中34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在带民增收致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实干奉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优抚政策落实取得新成效。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为砀山县上年度入伍的189名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奖励金。全面落实优抚医疗保障政策。
就业创业扎实呈现新局面。做好春季退役士兵的接收工作。2022年共接收37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提供52个高质量岗位供退役士兵选择,其中包括中央企业、省属企业、省属事业单位、市属事业单位、县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属国企等岗位,实现100%在编选岗。2023年3月份,共接收春季退役士兵77人,开展一站式尊崇服务,落实就业政策,送上一揽子就业“大礼包”。为他们办理入户、社保接续和组织关系结转等,同时认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登记工作。对有就业意向的退役军人进行了全面摸排,初步排查出有就业意向退役军人390人,落实了就业创业台账,掌握了基本底数。完成对10家军创企业就业创业基地(园地)授牌,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褒扬纪念工作荣获新佳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和国防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大幅提升了广大群众受教育面;建设双拥主题公园、双拥广场、国防教育一条街、永久性双拥标志牌等双拥工程,打造我县双拥创建“新地标”;改造提升县烈士陵园纪念碑,新建烈士英名墙。全县960名烈士,57名合葬烈士墓就地整修,其余903名烈士全部集中管护,实现了100%完成任务,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县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烈士陵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红色讲解员大赛唱响新时代崇尚英雄最强音。
双拥亮点频出掀起新热潮。“社会化拥军联盟”优待服务新格局已经形成。在良梨镇为双拥一条街揭牌。安徽伟能科技建设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设立砀山县退役军人暖心关爱资金。目前,砀山县拥军优惠领域(县城)已拓展至15个领域238家单位。大力开展送喜报工作。联合文化旅游体育局开展敲锣打鼓送喜报,唢呐吹奏双拥情活动,让军人军属倍享尊崇感和荣誉感。今年3月份砀山县第二中学在砀山光荣敬老院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让师生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感受爱国情怀。砀山县书画(艺术)进军营主题活动、红色讲解员大赛、红色电影进基层、庆八一砀山县双拥杯篮球联赛、军民共建联欢会、“双拥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比赛、回访慰问二等功臣、征集社会化优待清单、双拥知识测试、重大节日主题宣讲等活动,擦亮砀山县拥军品牌,掀起了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双拥工作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