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宿州双拥

砀山县:构筑红色阵地 推动烈士褒扬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5-03-27 08:12 来源: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编辑:站点管理员 阅读次数:15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在皖北梨都大地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砀山儿女用生命谱写了“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的慷慨壮歌,用热血构筑起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长期以来,砀山县紧扣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目标,以“三举措”为抓手,高点起步建项目、赴省市求支持、找优势求突破、出实招强推动,2024年烈士陵园纪念馆建设项目基本完工,成为皖北纪念褒扬类唯一重点项目,不断推动烈士褒扬工作走深走实。

组建机构立机制,实施红色巡管,强化红色阵地保护力度,纪念设施“兴”起来。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烈士陵园主管部门,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县编委下文批复设立砀山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组建管理机构,将砀山县烈士陵园晋升为市级纪念设施,该烈保中心系皖北第一家,安徽省第二家成立的烈保中心,将全县的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纳入了体制内,明确了管护职责,重点负责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规划建设管理利用、烈士遗物收集整理、烈士纪念设施迁移整修保护、烈士纪念活动开展、烈士精神弘扬传承等,推动褒扬纪念事业发展。确保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使烈士纪念设施有了永久的守卫者。

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行动,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砀山县烈士陵园划定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从根本上有力解决了烈士陵园保护问题。针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则进行了迁移集中管护,共计迁移零散烈士纪念设施173处213名,其中无名烈士102处142名,改造提升了砀城镇王古楼、李庄镇刘心智、唐寨镇定国寺、程庄镇王次青四个烈士陵园。对不便迁移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就地维修,实行动态管理,签订县、镇、村三方管护协议,使得烈士纪念设施依规管理、依法保护。在红色巡查工作中,发现7处烈士墓碑有风化开裂现象,为确保烈士墓完好无损,辖区所在地李庄镇、朱楼镇、玄庙镇人民政府按照管护协议,都进行了及时维修,及时止损,恢复原状,全面维护了烈士墓庄严肃穆形象。通过不断建强红色阵地,弘扬英烈荣光,全面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水平,砀山县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确定为红色传承建设示范区。同时该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砀山县烈士陵园内雕像创意,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将烈士陵园提升为省级陵园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科学规划、专业管理和有效维护,使烈士陵园能够更好地发挥缅怀英烈、传承精神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人前来瞻仰学习,形成红色宣传教育合力,让烈士纪念设施“兴”起来,“火”起来,“用”起来。

挖掘事迹强宣传,立足红色资源,提升烈士褒扬推进强度,英烈故事“活”起来。烈士陵园既是缅怀的场所,更是英烈精神传承的课堂,为了铭记历史,汲取力量,继续前行,砀山县广泛开展寻找英雄足迹,挖掘整理英烈故事活动。从“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整理出有代表性的英烈故事用于红色宣讲,让历史更加鲜活,将英烈们的生平事迹、战斗经历和感人故事,根植于党员干部、广大青少年心中,让立体化的英烈形象和感人化的英雄事迹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党史、接受革命教育的“活教材”。

为了保护这些红色资源,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投入资金1万余元启动烈士档案管理保护工作,将全部烈士档案数字化扫描,加密管理,对损毁档案及时进行修复,共计分类归档580份,修复档案近500份。同时积极招募红色讲解员,定期举办红色讲解员大赛,和局教育局、县关工委联合抽派有影响力的模范教师、老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劳模和道德模范等组建红色宣讲团,积极开展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注重情感的表达,突出烈士们的牺牲精神、家国情怀和人性光辉,丰富拓展宣传形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代表等就近就地享受红色文化“大餐”,产生共鸣,通过教育、宣传和实践,增加英雄烈属尊崇温度,让英烈故事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英烈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

纪念褒扬相结合,传承红色精神,掀起英烈精神弘扬热度,崇高精神“传”下来。在清明节、党纪学习教育和“9·30”烈士纪念日期间,砀山县四大班子领导、社会各界自主到砀山县烈士陵园和其他烈士纪念设施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铸魂·清明祭英烈”“薪火永相传,英雄不孤单”等主题系列活动,全县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次。通过祭扫寄托哀思,表达纪念对烈士的崇敬与感恩;通过褒扬,弘扬烈士的崇高精神,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多方查寻史实,协助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评定烈士,还原事实,评定成功烈士1人。同时该县还积极开展为英雄烈士寻亲工作,四年来共计为烈士寻亲5批次,寻亲成功1名,从山西汾阳成功迁回1名烈士安葬在砀山县烈士陵园,让烈士归家,亲人追寻红色记忆有了寄托,既弘扬了英烈精神,也让烈士陵园成为缅怀的场所和精神的灯塔。

爱国教育有基地,学生思想受磨砺,砀山县烈士陵园还获得了安徽省第三批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殊荣,使英烈遗志得到传承,英烈精神永远照亮学生们前行的道路,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张建军)